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头条热点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考古发现:磁山为粟谷最早种植地

    信息发布者:肖建平
    2020-03-27 13:01:28   转载

    1.jpg

    磁山文化是新石器时代一支较早的文化,因首次发现于武安磁山村而命名。它的发现,是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工作一项重大突破,填补了我国新石器时代考古研究的空白,为世界农业起源、家禽饲养发端等提供了直接依据,标示磁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和东方文明发源地之一,已被视为邯郸十大历史文化之首。

    2.jpg

    在北京中华世纪坛的南面有一条长262米、用青铜铸成的长长的通道,被喻为“历史长河”。在公元1972年这块铜板上,赫然标示着“河北武安县发现磁山文化遗址”。 磁山文化遗址在武安共发现4处:磁山遗址、牛洼堡遗址、西万年遗址、北安乐遗址。

    4.jpg

    磁山遗址众多的长方形窖穴中,出土了大量粮食,已腐朽,出土时略为潮湿,颜色显绿,风干后成灰白色,大部分成粉末状,质地疏松。粉灰中可看到清晰的外壳,保留着作物的完整颗粒,外部形态圆隆饱满,直径约2毫米,与现代粟粒基本无别。只是这些颗粒的保存十分困难,出土后很快风化成粉末状。

    7.png

    粮食标本曾先后经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古植物研究室、北京农业大学农史研究室等单位做过形态观察鉴定,后经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用灰象分析法对第65号窖穴采集样品进行鉴定,结果发现有“粟”的痕迹,使磁山遗址中所出农作物粟得到了确认,从而有力地说明:磁山遗址出土的古粟,不仅是迄今中国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粟,而且也是迄今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粟。

    5.jpg

    磁山遗址粟的发现,不仅把我国人工种植粟的历史追溯到8000多年前,而且还进一步证明,我国是世界上人工种植粟最早的国家。

    6.jpg

    1990年8月20日,中国作物协会粟类作物专业委员会、国家“七五”谷子育种攻关课题研究组、河北省农学会、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,在磁山遗址旁联合刻石立碑,以“粟发祥地”为题,撰文怀念磁山始祖育粟业绩。指出,磁山粟的发现,“表现了磁山原始人对农业的贡献和博大的创造精神,是我中华民族的骄傲。”

    8.png

    著名谷物专家、原河北省粟类作物学会委员、河北省谷子研究所所长李东辉谢世后,有关部门遵遗嘱将其骨灰安葬在磁山遗址旁,以示永久相伴。

    3.jpg

    供稿:张海江|编辑:萧建平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